文|飞雪
来源|博望财经
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早在2020年年报中就曾透露:“金融是平安的现在时,医疗是平安的未来时。”那么,如今的平安健康(平安好医生)又能否托起、以及如何托起平安集团的“未来时”?
从年前开始,关于平安健康的各种消息扑面而来。先是去年10月平安健康“一把手”再度换人。李斗取代方蔚豪担任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等职。后是,今年初关于平安健康“频繁裁员”的消息冲上热搜,引发业内普遍关注。
当时,有疑似其内部员工的网友在脉脉平台曝料,“好医生机构大撤退,50%砍编,全公司裁员超800……”
随后平安健康回应称,组织架构及人员的调整“是常规管理动作”,“去年已完成”。但这几年平安好医生的人员优化实则从未停歇。根据2023年中报显示,平安好医生的在职员工人数为1980人,相比2021年中期时的4561人,人员下降比例超过57%。
而从资本层面看,作为互联网医疗第一股,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平安好医生”或“平安健康”,HK:01833),从2018年5月在港交所上市的发行价54.8港元/股,倒2021年2月26日的最高价148.5港元/股,再到现在的12.24港元/股,距离最高时股价已经跌去了超九成,而这只用了两年的时间。
图:截止2023年11月3日周五收盘平安好医生的股价跌至18.64港元/股
虽然平安健康遭遇自身发展问题,但不代表互联网医疗行业同样止步不前。相反,在过去几年,互联网医疗从模式到技术到资本运作,都呈现出强者愈强的势头。
这种情况下,平安健康反而显得更为被动。当然,三换掌门人,加上平安集团层面的一些资本合纵连横的运作,或也说明平安健康还仍然有一定“想象空间”。
只是,掉队的平安健康,还能否托起平安集团的“未来时”?
市值大举蒸发的平安好医生,是否还有重新崛起的“底牌”?
在平安好医生市值蒸发的那段时期,互联网医疗并非集体式微。不仅是京东健康、阿里健康,乃至微医、春雨医生、好大夫,以及腾讯等都在持续发力。而且,还有“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在进行激进地布局。
仅以字节跳动为例,2020年12月,其开始布局AI药物研发。字节跳动AI Lab(人工智能实验室)位于北京、上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mountain view三地的团队积极招揽AI Drug领域人才。
2021年9月,字节跳动完成对专注于CNS(中枢神经)及精神心理健康领域的垂直互联网医疗平台“好心情”的C轮投资,投资金额为2亿元。
2021年10月,“水木未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药物研发初创企业发生工商变更,股东名单中新增了由字节跳动全资持股的北京量子跃动科技有限公司。
2021年12月,字节跳动完成对专注于高通量核酸合成等细分领域的体外诊断(IVD)企业上海迪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B轮投资。
更甚的是,天眼查消息显示,2022年6月22日至7月11日,北京美中宜和医疗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发生股权变更,字节跳动旗下子公司——小荷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及小荷健康香港公司增持了相关股权,对美中宜和实现了全面控股。据当时媒体披露,字节跳动并购美中宜和具体金额约为100亿元。
字节全资收购该医院,分析机构给出的判断是,一方面打通线上线下细分医疗服务闭环;另一方面,是因为美中宜和同时拥有辅助生殖和孕产的业务,妇儿是辅助生殖的下游,且辅助生殖在投资界的热度也一直居高不下。而美中宜和在全国拥有十多家分支机构,更具品牌影响力。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06年的美中宜和是一家国际高端私立妇儿医院,提供产科、妇科、儿科、辅助生殖、产后康复、产后休养等服务,拥有7家妇儿医院、2家综合门诊中心及5家月子中心,覆盖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区域。
在区域覆盖、院区数量、中高端市场占有率方面来看,美中宜和系私立医疗行业的领头羊,值得注意的是,其还在京拥有试管婴儿业务牌照。
试想,在平安健康市值蒸发以及遭遇发展瓶颈的几年里,做今日头条和短视频起家的字节跳动都能火速完成垂直互联网医疗+线下细分医疗市场的全面布局。更莫说,除了这家以算法为核心竞争力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之外,也有更多公司通过不断地战投,侵入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医疗闭环的生态“深水区”。
当然,相对于字节跳动这样的玩家,平安作为大型综合集团,虽然平安健康过去数年遭遇发展瓶颈,但是对平安集团高管层而言,却始终围绕董事长马明哲的“医疗是平安的未来时”,而积极推动并对平安健康托起整个平安集团的未来抱有信心。
个中关键在于,随着平安入主新方正集团,北大医疗集团的雄厚的线下医疗资源,或是平安集团实现“医疗是平安未来时”的底牌所在。
“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双轮并行,平安健康是工具还是平台?
早在2021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平安集团总经理、联席CEO、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曾表示,平安参与方正集团重组的初衷是为了通过医疗资源协同,打造平安集团独有的更有温度的金融保险服务,而北大医疗集团的资源在市场上是非常稀缺的。
公开资料显示,北大医疗旗下拥有多家知名实体医院,包括集中北大优质医疗资源的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北大医疗康复医院、北大医疗健康管理中心、迦南门诊等10余个大型医疗体。
平安入主新方正集团,对平安的医疗战略布局而言,为其在医疗健康资源上构建“线上+线下”的医疗生态闭环,并以此进一步提升平安的康养服务能力,提供了可能和保障。
2021年,这一战略布局的推行可谓“火速”。就在平安披露2021年年报期间,其已经将集团战略进行了调整优化,确立了“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双轮并行战略,并提出构建“综合金融+HMO管理式医疗”服务体系。
当然,不同国家HMO运作模式自然拥有显著的差异化。而对于如何实现中国版HMO,平安集团联席CEO陈心颖曾明确指出,在供应端,要通过线上线下整合医疗资源,从平安好医生这个线上流量入口突破,加大整合线下资源,中国平安已与北大医疗等进行资源合作,日后也会在其他城市继续推动与核心医院的合作。
不过,几年过去了,目前关于中国平安与北大医疗各机构的资源合作到底进展到怎样的程度,平安健康对外并未进行透露。另外,梳理相关信息会发现,除了战略上更加突出医疗健康的重要性外,平安集团在康养领域的布局动作上也已构建出“高端康养、居家养老、健康管理”三大服务产品线。
由此来看,有了北大医疗的线下资源加持,平安的医疗健康生态圈更加完善,由此也在进一步提升平安作为金融保险巨头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对其寿险转型带来助益。
而这个双轮并行的过程中,平安集团对平安好医生的地位和角色是如何看待和予以分工的?虽然在两年多后的今天还未能看到明显的答案,但是随着李斗成为“一把手”,或许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外传递了平安集团高层就此的“意志”。
三度换帅后,留给“新官”李斗和平安的时间不多了
李斗之前,王涛是平安好医生的创始人、首任董事会主席兼CEO;2020年,平安好医生任命方蔚豪出任CEO。
出身阿里系的王涛,其思路是医疗服务、健康商城、消费医疗和健康管理并重,医疗服务作为平安好医生的核心流量入口,依托于电商逻辑,健康商城作为公司的主要变现手段;消费医疗则以体检为抓手,开拓 B 端市场;健康管理作为赋能业务,为其他业务提供相应的支持。
但是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碍于平安缺少电商基因,因此,无法像阿里、京东一样在药品电商进行低成本、高效率地运营,以至于,在医疗服务上的大量引流成本,导致平安好医生一时难以盈利。
方蔚豪履新后,大刀阔斧将平安好医生的“互联网平台模式”向“集团赋能”的模式转变。即,将医疗服务和药品相关的健康商城业务合并成为医疗业务,其他业务合并成为健康业务。核心宗旨便是从外部变为向汲取集团内部流量转变,降低引流获客成本,弱化“好医生”概念,强化“工具思维”,以至于将APP改名“平安健康”。
然而,方蔚豪在任期间平安好医生的总市值相对减少了约968亿港元的事实,虽不能全部将责任放到他一人身上。但战略方向是否正确则是有待商榷的。
而如今李斗的接棒,更可谓压力山大。作为保险行业老大哥,中国平安保险业绩连续两年下滑让人揪心。而随着人口红利逐渐减少,国家医保覆盖范围及报销比例逐渐提高,保险行业可能还会受到一定冲击,来业绩增长不确定性逐渐增多。
这或许也正是为什么马明哲早就提出“医疗是平安的未来时”的原因所在。
李斗的从业背景显示,其2020年加入平安,历任平安人寿董事长特别助理、平安健康非执行董事等职务。早前,李斗曾任玛氏箭牌糖果(中国)有限公司销售副总裁及中国区需求总经理。
由此来看,这位平安健康的新“掌舵人”在医药、快消、保险、养老等多个领域拥有从业经历。而据称在平安人寿任职期间,其赋能平安人寿的“健康+”业务模式卓有成效。特别是在新技术领域,李斗还率队打造三位一体全天候陪伴养老管家、10大场景服务一站式供应及智能监督体系。
未来的互联网医疗,几个可以确定的关键词便是:数字化、智能化、C端、线上线下融合。而据一位平安好医生内部人士对外透露,在某次公司的高管会议上,李斗曾表示,他是带着平安集团那位领导的锦囊妙计来接手平安好医生的。
显然,这一次,李斗相比前两任高管,其代表的更多的将是平安集团“那位领导”的“高层意志”。
那么,李斗能否为平安健康快速构建一套在当下AI时代、数智医疗成为互联网医疗新趋势,C端医疗需求旺盛下的强有力的线上线下闭环生态?进而联动平安集团各个主要业务版块,实现内外系统的良性循环?
联系到像字节跳动这样的本与医疗“八竿子打不着的公司”都做到了相对有力的线上线下大健康医疗布局,实际上,留给李斗和平安健康的时间并不多了。